首页

践踏之家视频

时间:2025-05-26 12:08:45 作者:RCEP迈入第四年,如何共建高水平自由贸易区? 浏览量:73301

  中新网海口5月26日电(记者 王子谦)“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冲击,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。”正在此间举办的2025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上,韩国中央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院特聘教授安忠荣说,维护多边贸易主义体系,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承载着很大希望。

  2025年是RCEP正式实施的第四年。作为世界人口最多、经贸规模最大、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,RCEP将如何应对单边主义、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?在本次论坛上,中外专家学者热议RCEP的调整与变革。

  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当日发布的《2025RCEP发展报告》显示,RCEP生效实施三年多来,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,区域内货物贸易规模稳步增长,产业链、供应链网络融合发展,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由2021年的65%上升至2024年的68.3%。

  不过,报告同时指出,RCEP存在规则利用率不高、实施机制不完善等问题,尤其是虽有中国香港、斯里兰卡和智利申请加入,但尚未实现扩容。

  “RCEP处在不进则退的关节点,破解关键是扩容。”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,香港70%的货物贸易和40%以上的服务贸易都在RCEP地区,香港的加入会大大提升RCEP的国际影响力;如果智利能够加入,将标志RCEP从一个区域性自贸安排成为跨区域性的自贸安排。

 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高端智库首席专家、原院长刘尚希认为,RCEP应尽快推出扩容标准、程序等细化操作方案。完善治理结构,设立独立运行的RCEP秘书处,构建成员国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。此外,还要推动出台原产地规则动态调整等机制,让更多包容性政策落地。

  与会专家认为,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,RCEP要主动从“最大自贸区”向“高水平自贸区”升级。

  RCEP联委会东盟方主席、印度尼西亚贸易部世贸组织谈判司司长蒂娜·库尼亚萨里认为,RCEP的创新应聚焦于服务贸易、数字经济、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开放,同时进一步优化各成员在RCEP框架下做出的承诺。

  同为区域自贸安排,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(CPTPP)可以提供诸多借鉴。迟福林认为,RCEP要加快提升经贸规则,如大幅降低非关税壁垒,简化原产地认定程序,在跨境数据自由流动、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议题上达成更高水平的统一制度安排,“RCEP与CPTPP能够融合发展,最终的目标是促进亚太自由贸易进程。”

  当前,亚太地区有多个自贸协定和区域制度安排,以“小多边”推动“大多边”成为可能。安忠荣呼吁,中日韩三国要尽快实现自贸协定谈判的重要突破,着力在服务贸易、制度型开放和产业链合作等领域取得进展。

  “东盟和中国的合作是整个RCEP的基石。”马来西亚亚太“一带一路”共策会会长翁诗杰说,新近完成的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谈判,将数字经济、绿色转型等内容纳入其中,为其他RCEP成员之间提供了一个融合的框架,双方要紧抓机遇扩展自由贸易合作空间。

 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进一步提出,未来RCEP不仅要夯实区域合作的基础,还要推进跨区域合作,“如即将召开的东盟—中国—海合会峰会,就为跨区域合作搭建了平台,实现优势互补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现代化进程中,中国与世界如何“双向奔赴”?

这是香港今年发出的第二个“八号风球”,也刷新近年来发出该信号的最晚纪录。香港天文台13日晚预告发出“八号风球”的信息后,香港多项公共服务随之宣布相应安排:当晚,地铁、巴士、轮渡等交通工具维持正常服务至末班车(船),在跑马地马场举行的部分赛事取消,各区民政事务处22时起开放临时庇护中心;翌日,所有上午校及全日制学校停课,立法会会议以及立法会综合大楼公众服务也在“八号风球”下暂停。

吉林省出台慈善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

“1937年11月20日,国民政府移驻重庆。吴起舞离开部队到遵义进入陆军大学特四期学习两年,毕业后回到通讯兵第一团任上校副团长。”陈希忆称,抗日战争胜利后,吴起舞调入成都黄埔军校,先后担任军校教育处副处长、军校训导处处长等职。

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

中国积极搭建国际平台“世界互联网大会”,致力于凝聚共识、促进交流、推进合作,既是对国际社会普遍关切的回应,更是对未来网络空间发展的中国贡献。

南漳柑橘“致富经”:高山盆地“金果”远销海外

天津4月10日电(周亚强 徐馨迪)天津市政府新闻办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。会上,天津市武清区文旅局局长张福刚透露,2024年武清区联合京冀两地,以传承“通武廊”三地同出一脉的运河文化为主线,策划通武廊文化和旅游交流季暨第二届运河文化节,将于5月1日正式开幕。

广东再发总林长令: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

3月21日至22日,由中国文物报社、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举行。经项目汇报会、综合评议,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历史学部主任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在点评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时表示,该墓地发现了高等级墓葬,墓葬随葬品青铜器的数量、种类是同时期最多的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土了金覆面,“因为我们之前高度关注三星堆的黄金面具,很多人都将其跟西亚相联系,没有想到比三星堆黄金面具大致早100多年,在商王朝居然有黄金做覆面的习俗。”王巍说,这为研究三星堆黄金面具的来源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